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绿地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仅有喊潮是不够的
仍有“敢死队”要翻栏杆入江戏水
本报记者 汪嘉林 文/摄

  钱塘江潮吞人事件后,记者再次踏访七堡丁字坝
  依然有外来务工者欲翻越铁栅栏下江戏水
  他们没有听说过“8·2”惨剧
  甚至还与阻止他们的巡防队员动起了手

  “8·2”钱塘江潮“吞人”事件,已经过去了十余天。记者从杭州市江干区政府了解到,此次事件中共有12人不幸遇难,其中11名已确定身份的遇难者后事已得到妥善处理,每户遇难者家庭获得江干区慈善总会2万元慈善救助,而另一名遇难者的身份还在进一步确定中。
  当潮水和事件均恢复平静时,记者再次走上了杭州七堡丁字坝——这个屡屡吞人的“死亡点”时,灾难发生时那惊涛骇浪的情景再度浮现眼前。

  当地人眼中的江潮险象环生

  8月10日下午2点多,记者再次前往曾经发生惨剧的杭州七堡1号丁字坝,刚刚建起的铁门和散落满地的警戒带很容易让人再次想起8月2日下午发生在这里的悲剧。
  虽然午后的阳光有些毒辣,但仍有三三两两的漫步者偶尔从堤坝上走过,他们中大多数是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其中一对老年夫妻告诉记者,他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对于钱江潮的威力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亲身感受。老人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在江边洗衣服,一次,一个浪头打来,母亲连人带盆统统被卷入了滔滔江水。幸好母亲水性极好,并未酿成悲剧。
  而另一名久居在此的村民指着堤坝口贴满的“潮水无情,切勿下堤”的标语告诉记者,其实村里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哪怕天气再热也不会有人走下堤坝去戏水纳凉,每次出事的都是外地人。他们总以为潮水来时无非就是水位高一些,水面上的波浪大一些而已。甚至还有些自认为水性好的,越是潮水来时,越要下水。
  “一个浪头有好几吨重,你看看下面的岩石都是被浪头打碎的,人哪能吃得消。很多遇难者压根儿就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浪头打死的。”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其实,潮水天天都有,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有时候表面看似风平浪静的,但水下面早已是暗潮涌动,一旦下水便再无生还可能。
  随着记者的采访,很多村民都七七八八地聚拢来,各自诉说着对江潮的认识。一位姓王的大爷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能看见有很多人聚在丁字坝上纳凉嬉戏,他们大多数都是在附近工厂打工的外地人,看到这种场景总是让他感到格外担心。由此,他也义务地当起了喊潮人。“可是不管用啊,这些人总以为我和他们过不去似的,有时候急了还会吵上几句。但不管怎么说,吵架总比弄出人命来好啊。”

  24小时巡逻仍拦不住贪玩者

  2名佩戴“钱塘江巡防”袖标的人员坐在铁门旁,正在给旁边几位外地人讲解钱江潮的危险。“我们是彭埠派出所刚刚成立的‘钱塘江巡防队’队员,从8月7日开始,每天在大堤上24小时巡逻,阻止附近居民和游客下堤,以免发生意外。”队员老符说。
  老符介绍,巡防队共分4个小班,每天3拨人轮流上堤,白天江边人少的时候,他们骑车在三堡至七堡沿岸巡逻,傍晚人多的时候,就在丁字坝入口等相对危险区域蹲点看护。派出所民警也时常到大堤上,查看沿线情况。
  目前,不光是出事地点,沿江堤坝都已有人进行24小时巡逻,可尽管这样依然有不少不知危险的“贪玩者”欲翻越铁门下到江岸嬉水。
  傍晚时分,记者再次来到杭州七堡1号丁字坝,眼前的景象与午后已迥然不同,村民们大都已经回家,聚集在堤坝上的都是附近工厂刚刚下班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这时也是巡逻队员们最为忙碌的时刻,一方面对丁字坝入口进行重点看护,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宣传。
  这时,记者看到有3名20多岁的年轻人打算翻越铁门下到江岸嬉水。这样的“险情”让巡逻队员着实捏了一把冷汗,赶忙上前进行劝说。
  虽然堤坝上已到处都是“注意安全”的警示牌,但这3名年轻人似乎丝毫不为其所动,坚持认为自己也是在水边长大的,下去玩玩水不会出什么问题。
  巡逻队员见到对方这副架势,只好拿出了前几日的报纸让他们看。后来这几位小伙子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才刚刚到杭州,没听说过“8·2”惨剧,幸好有巡逻人员的提醒,否则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敢死队”。
  有明理听劝的也有不知好歹坚持到底的。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晚上,负责六堡沿江堤岸巡逻的联防队员就碰上5个要下江堤去玩的年轻人,因为言语冲突,他们竟然和联防队员动起了手,甚至将其中一位联防队员的手机扔到了江里。

  针对外地人的安全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在采访中记者强烈感受到,外地人对钱江潮的不了解可能是酿成悲剧的关键所在,沿江村民对钱江潮的谨小慎微与外地人对钱江潮的“无所畏惧”似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杭州四堡一家饭店当服务员的张莲娜刚刚从贵州来到杭州,对钱江潮吞人事件也有所耳闻,但在她的意识里认为钱江潮都是在下午4点多才出现的。
  “发生事故那天不是刚好4点多吗?”据此,她得出了这个结论,并告诉了周围几个工友,不要在下午4点下水。而事实是,钱江潮每天来潮的时间都不一样,而且随着天气的变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据潮汐专家介绍,钱江潮不但来潮时间会时时变化,而且形式、威力也都会随着月亮位置、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七堡1号丁字坝正好处于钱塘江几个急转之后的喇叭口,这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这儿的潮水必定凶猛异常,即使是暗潮也力大无比,其摧毁能力绝非血肉之躯可以抗衡。
  类似张莲娜这样对钱江潮一无所知而又希望下水嬉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记者的采访中并不在少数,而缺乏相关知识也似乎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8·2”事故发生之后,有关部门印发了6.5万封公开信以及5万余份针对观潮者的宣传报,重点发放给工作或居住在钱塘江一带的外来务工者。
  虽然如此,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庞大的外来人口和其流动特性,这份传单所带来的效果可能并不乐观。这位工作人员觉得,虽然政府已经花了很大力气去告知钱江潮的危险,但这样大而全的宣传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针对性而效果不佳。如果用人单位能对员工尤其是来杭务工者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可能会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真正开展安全教育的企业非常少,即使有也偏重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很少有企业会进行一些工余的安全教育。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历年来钱江潮已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如果社会各个阶层都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钱江潮在人们的眼里可能会美丽得多。
  钱塘潮已经恢复平静,开始酝酿下一次的汹涌,希望下一次,悲剧不再重演。